界面新闻记者 |
卫健委:3月起所有公立医疗机构取消门诊预交金
1月20日,国家卫健委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卫健委财务司司长刘魁介绍 ,从上世纪80年代,为了减少患者排队的次数,以及缩短缴费等候的时间 ,允许医疗机构按照会计制度的规定,相继设立住院预交金和门诊预交金。近年来,国家卫健委一直在持续完善和改进这项制度 。目前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不断健全 ,群众医疗保障覆盖和保障的水平也在持续提升。国家卫健委经过研究决定,自2025年3月起,全国所有的公立医疗机构取消门诊预交金 ,将医保患者住院预交金额度降至同病种个人自付的平均水平,来进一步减轻患者的就医压力。
卫健委:确保常住人口超10万的县可提供透析服务
1月20日,国家卫健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近年来,我们通过县医院医疗服务能力评估等工作,持续引导县医院不断提高血液透析服务能力 。截至2024年底,全国已有约90%的县医院具备血液透析服务能力 ,近十年,提高了20多个百分点。目前,全国共有72个常住人口超过10万的县 ,其县级公立综合医院没有开展血透服务。国家卫健委将结合县域医疗服务需求和实际情况,培训人员具备能力,设施设备缺乏填平补齐 ,设施设备老旧更新换代,一县一策推动解决 。下一步,国家卫健委将结合县医院医疗服务能力评估 ,定期开展跟踪调度,确保2025年年底前,常住人口超过10万的县均能提供血液透析服务 ,以方便当地患者。
“两高”发布5件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典型案例
据最高人民法院1月20日消息,近日,最高法和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司法解释。为确保准确理解适用,同步收集梳理了一批拒不执行判决 、裁定罪典型案例 。主要包括以虚假和解方式放弃到期债权逃避执行 ,通过虚构长期租赁关系逃避执行,通过协议离婚方式转移财产、抗拒执行,转让已向人民法院提供担保的财产等几种常见的拒不执行判决、裁定情形等 ,也包括检察机关依法认定不构成犯罪从而决定不起诉等案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警示教育意义。最高法表示,希望通过本次5件典型案例的发布 ,实现“惩处一个 、警示一片、教育一批”的良好效果,推动在全社会形成诚实守信、严格守法的良好氛围。
文旅部:注意低温雨雪冰冻等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
据文化和旅游部1月20日消息,2025年春节假期即将来临 ,文化和旅游部提醒广大游客,提前了解途经地 、目的地天气、交通及旅游景区开放情况和门票预约措施,注意冬季低温、雨雪 、冰冻等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信息 ,合理规划旅游线路及时间,预备必需的物品和常用药品 。选择有经营资质的旅行社,不前往未开发开放、缺乏安全保障的区域。密切关注出境游目的地安全形势和注意事项,不前往高风险地区。倡导文明出游 ,尊重他人权益,理性处理纠纷,包容礼让对待交通拥堵和景区人流量增加引起的等待。
国家医保局牵头调查集采药品可能存在质量风险等
就上海市部分政协委员反映集采药品质量相关情况 ,据国家医保局网站1月20日消息,国家医保局于1月19日给上海市医疗保障局发出《关于请协助做好当面听取集采药品相关意见的函》称,近日 ,上海市两会期间,有政协委员、医学专家反映某些集采药品可能存在质量风险等问题,国家医保局高度重视 。为切实接受民主监督 ,广泛听取临床一线声音,充分发挥医生专业作用,获取集采药品临床使用实效第一手直接证据 ,进一步维护药品集采秩序 、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该局决定1月21日由该局负责同志带队,联合卫生健康、工业信息化、药品监管部门,赴上海当面听取相关委员、专家关于药品集采政策及中选产品质量保障的意见建议 ,并重点收集有临床数据支撑 、有统计学差异的质量和药效问题线索。
1月LPR报价出炉:5年期和1年期利率均维持不变
据中国人民银行网站1月20日消息,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1月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报价出炉:5年期以上LPR为3.6% ,上月为3.6%。1年期LPR为3.1%,上月为3.1% 。
生态环境部回应环评造假:查处违法单位150多家
1月20日,生态环境部环评司司长王志华在例行发布会上表示 ,针对环评市场出现的弄虚作假等问题,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细化环评造假的定罪量刑标准。山东锦华案、江西展航案相继宣判 ,12名环评相关人员依法获刑,一些存量案件正在加快查办,对违法从业的单位和人员形成了空前强大的震慑。生态环境部自2022年组织开展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问题专项整治行动 ,严查环评造假作为,已查处环评领域违法单位150多家,累计将550多家环评单位和540多名编制人员列入限期整改名单或失信“黑名单 ”,依法限制或禁止从业 。
八部门印发《绿色技术推广目录(2024年版)》
据国家发改委网站1月20日消息 ,近日,国家发改委等八部门印发了《绿色技术推广目录(2024年版)》。《目录》遴选了节能降碳产业 、环境保护产业、资源循环利用产业、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生态保护修复和利用、基础设施绿色升级、绿色服务等7大类产业112项先进绿色技术,列明了每项技术的工艺技术内容 、主要技术参数、实际应用案例、生态效益等。各有关方面可据此了解相关技术的主要原理 、路径方向以及应用场景和实施效果 ,结合自身实际进行推广和使用 。下一步,国家发改委将会同有关部门,结合全国生态日、全国节能宣传周等 ,组织开展技术路演、成果推介等活动,推动技术产业化应用。鼓励金融机构通过绿色信贷、绿色债券 、碳减排支持工具等,加强对《目录》内绿色技术应用的融资支持。
去年海警查获盗采海砂、违法用海等案件250余起
据中国海警局1月20日消息 ,2024年,中国海警局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等部门持续开展“碧海”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利用专项执法行动,强化重要区域、重点目标、重大项目巡查监管 ,积极整治非法占用海域 、违法倾倒废弃物、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等问题,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 。全年,各级海警机构查获盗采海砂、违法用海 、非法倾废、威胁海底电缆管道安全等案件250余起;查获涉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案20余起,查获活体珊瑚1200余株 、海马1.27万余尾。
水利部:全国地下水超采区总面积较上轮减少6.8%
据新华社1月20日消息 ,记者从水利部获悉,历时3年的新一轮全国地下水超采区划定工作于近日完成。本次划定工作综合划定了全国地下水超采区,摸清了当前全国地下水超采状况。全国共划定平原区地下水超采区面积26.76万平方公里 ,其中浅层地下水超采区面积14.43万平方公里,深层承压水超采区面积13.27万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黄淮地区、京津冀平原、辽河下游平原等 。最新情况显示 ,近年来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工作取得积极进展。总体来看,全国地下水超采区面积总体下降,超采量、超采程度显著降低。存在超采的省份由21个减少为18个 ,地下水超采区总面积较上一轮减少6.8%,地下水超采量减少31.9%,严重超采区面积减少51% 。
直通部委 | 1-11月全国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6万个 八部门:确保2025年综合运输春运有力有序|界面新闻 · 中国
直通部委 | 一线民警已配备执法记录仪130万余部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机构覆盖所有省份|界面新闻 · 中国
直通部委 | 七部门加快推进高校学生参加居民医保 全国移动电话用户达17.9亿户|界面新闻 · 中国
直通部委 | 我国全面取消在就业地参保户籍限制 外资准入负面清单限制措施缩至29条|界面新闻 · 中国
直通部委 | 全国精神卫生福利机构在院患者6万多人 去年国内出游人次同比增长14.8%|界面新闻 · 中国
直通部委丨全国统一心理援助热线“12356”将开通 2025年要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界面新闻 · 中国
直通部委 | 2024年全年CPI比上年上涨0.2% 上个季度全国企业销售收入明显改善|界面新闻 · 中国
直通部委 | 今年粮食收购超过8000亿斤 全国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共济范围已扩至近亲属|界面新闻 · 中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