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日前,教育部负责人就《纲要》有关情况回答了记者提问 。
问:《纲要》出台有什么背景和意义?
答: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教育作为国之大计、党之大计 ,作出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决策,推动新时代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格局性变化,我国教育现代化发展总体水平跨入世界中上国家行列 ,教育强国建设进入了蓄势突破 、全面跃升的重要阶段。站在新的起点上,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宏伟目标。
为加快推进教育强国建设,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纲要》编制的统筹领导 ,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深入推进编制工作,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 ,全面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开展调研论证,广泛征求各地区各部门、各民主党派中央 、有关学校和专家学者等意见建议 ,并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的重要讲话精神,作了进一步修改完善 。
此次印发的《纲要》,是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党中央、国务院颁布实施的教育事业发展纲领性文件 ,是首个以教育强国为主题 、以全面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为重要任务的国家行动计划,是全面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统筹发展、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顶层制度安排,对落实党的二十大重大部署 ,更好发挥教育强国建设在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的先导任务 、坚实基础、战略支撑作用,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问:《纲要》编制的主要思路是什么?
答:《纲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 ,紧扣中央关心、群众关切 、社会关注,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总体上坚持以“三大属性”为思想主线、以“六大特质 ”为主要特征、以“八大体系”为基本结构 、以正确处理“五个重大关系”为关键要求的编制思路 ,将全国教育大会部署全面体现为重点任务,将改革贯穿全文,突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统筹部署 ,推出一系列创新举措,推动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的系统跃升。
其中,“三大属性”,指的是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六大特质 ” ,指的是教育强国应该具有强大的思政引领力 、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民生保障力 、社会协同力、国际影响力 。“八大体系”,指的是全面构建固本铸魂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公平优质的基础教育体系 、自强卓越的高等教育体系、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泛在可及的终身教育体系 、创新牵引的科技支撑体系、素质精良的教师队伍体系、开放互鉴的国际合作体系。正确处理“五个重大关系”,指的是必须正确处理支撑国家战略和满足民生需求、知识学习和全面发展 、培养人才和满足社会需要、规范有序和激发活力、扎根中国大地和借鉴国际经验的关系。
问:《纲要》在总体目标设定上有哪些考虑?
答:《纲要》坚持远近结合 ,分2027 、2035年“两步走 ” 。
“第一步”面向开局起步阶段,重点是全方位打牢教育强国建设基础。《纲要》明确到2027年,教育强国建设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效。各级教育普及水平持续巩固提升 ,高质量教育体系初步形成,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明显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全面提高 ,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关键领域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教育布局结构与经济社会和人口高质量发展需求更加契合 ,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重要教育中心建设迈上新台阶 。
“第二步”面向中长期,深化重大战略布局,确保如期建成教育强国。《纲要》明确到2035年,党对教育事业全面领导的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系统完备 ,高质量教育体系全面建成,基础教育普及水平和质量稳居世界前列,学习型社会全面形成 ,人民群众教育满意度显著跃升,教育服务国家战略能力显著跃升,教育现代化总体实现。
问:请介绍一下《纲要》的结构和主要内容 。
答:《纲要》共11部分 ,分别对应总体要求、“八大体系 ”、综合改革和组织实施。
一是总体要求,明确了教育强国建设的指导思想 、工作原则和主要目标。
二是塑造立德树人新格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出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 ,加强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研究阐释和成果应用,拓展实践育人和网络育人空间和阵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打造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高质量教材,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
三是办强办优基础教育,夯实全面提升国民素质战略基点。提出健全与人口变化相适应的基础教育资源统筹调配机制,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 ,促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和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统筹推进“双减”和教育教学质量提升。
四是增强高等教育综合实力,打造战略引领力量 。提出分类推进高校改革发展 ,优化高等教育布局,加快建设中国特色 、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发现和培养机制 ,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
五是培育壮大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出实施基础学科和交叉学科突破计划,促进青年科技人才成长发展 ,提高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能,建设高等研究院开辟振兴区域发展新赛道 。
六是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高技能人才。提出塑造多元办学 、产教融合新形态 ,以职普融通拓宽学生成长成才通道,提升职业学校关键办学能力,优化技能人才成长政策环境。
七是建设学习型社会,以教育数字化开辟发展新赛道、塑造发展新优势 。提出提升终身学习公共服务水平 ,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促进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变革。
八是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筑牢教育强国根基。提出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 ,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能力,优化教师管理和资源配置,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 。
九是深化教育综合改革 ,激发教育发展活力。提出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完善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适配机制,提升依法治教和管理水平 ,健全教育战略性投入机制,构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统筹推进机制。
十是完善教育对外开放战略策略,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重要教育中心。提出提升全球人才培养和集聚能力 ,扩大国际学术交流和教育科研合作,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 。
十一是加强组织实施。要求完善党委统一领导 、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教育领导体制,全面推进各级各类学校党的建设。充分发挥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作用,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扛起教育强国建设的政治责任 ,形成建设教育强国强大合力 。
问:如何抓好《纲要》贯彻落实?
答:贯彻落实好《纲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任务,是教育系统的重要工作。教育系统积极开展多形式、分层次 、全覆盖的学习宣传培训 ,把全面实施《纲要》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习近平同志《论教育》结合起来,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教师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 ,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为了推动教育强国建设高起点高质量开局起步,教育部正抓紧研究启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三年行动计划,开展试点探索 ,加强监测评价,推动《纲要》重大部署落地落实 。
教育关系千家万户,实施好《纲要》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要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 ,动员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教育改革发展。广泛宣传报道各地各校学习贯彻《纲要》的进展成效,推广经验成果和先进典型,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 。(央视新闻)
《上海市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印发|界面新闻 · 快讯
李强在山东调研时强调,从头抓紧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努力实现今年经济发展良好开局|界面新闻 · 快讯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界面新闻 · 快讯
中办、国办发布关于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的意见|界面新闻 · 快讯
工信部:将加快研究出台促进数字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文件|界面新闻 · 快讯
中共中央、国务院:加快养老科技和信息化发展应用,重点推动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人工智能等技术产品研发应用|界面新闻 · 快讯
界面早报 |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印发;央行、证监会联合召开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座谈会|界面新闻 · 中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