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界面新闻编辑 | 林腾
在硬科技投资圈,夏佐全和他的投资神话几乎无人不晓。
1995年 ,从事证券工作的夏佐全掏出30万元,投资了一位名叫王传福的年轻人,并加入了后者创办的比亚迪 。20余年后 ,比亚迪为夏佐全带来了将近6万倍的回报。
比亚迪的投资和任职经历,几乎改变了夏佐全的一生。财务出身的他第一次经手了从租厂房 、招人手、组织生产到产品上市的全过程,也体会到了制造业的艰辛 。
“投资制造业不像房地产和金融,一块地皮就能赚几个亿 ,制造业让你对人生有完全不一样的理解,觉得即使赚到了钱,也不会觉得自己很了不起 ,而是对此充满敬畏”,夏佐全说。
2003年,夏佐全创办了深圳市正轩投资有限公司 ,担任董事长兼总裁,成为一名职业天使投资人。他被看作是一位与时代节奏并不“合拍 ”的投资人。在深圳房地产遍地是黄金的90年代,他把一半身家押在了吃苦的制造业 。而在资本大量涌入移动互联网的2012年 ,他却坚定地看好一家名不见经传的人形机器人公司。
这是近日在港股颇为热门的优必选,也成为了他继比亚迪之后发掘的又一个明星项目。
就在一个月前,作为优必选非执行董事、天使投资人的夏佐全还发布了声明 ,承诺自1月16日起的12个月内,将不以任何方式减持其所持的股份 。他在声明中称,长期坚定看好人形机器人赛道,认可优必选在人形机器人技术与产品的领先与抢跑优势。
对于被投企业 ,夏佐全从不谈对赌 、不谈回购,也不约束业绩和上市节点。“现在对赌回购害死了多少企业?如果你没有回报的把握,你就不应该去做这个投资 ,不能把你的风险转嫁到创业者身上 。”
近日,夏佐全接受了界面新闻的专访。在采访中,他再次重申了自己对具身智能赛道的乐观预期 ,也分享了自己与主流机构迥然不同的投资理念。
以下是采访全文(经编辑整理):
关于投资比亚迪
界面新闻:投资比亚迪是一个怎样的契机?
夏佐全:改革开放之后,尤其是邓小平同志南巡之后,大江南北都出现了做生意的热潮 ,我也去深圳找机会 。经吕总(王传福表哥吕向阳)介绍认识了他的表弟王总(王传福),他当时28岁,在深圳一家电池公司做得特别好。
我对王总印象很深 ,他非常有激情,而且对自己要做什么事有一套很清楚的逻辑,对电池行业的商业模式也非常了解,让我产生了一种很强的信任感。我们三个人在酒店畅谈了三天两夜 ,每天晚上聊到凌晨三四点,憧憬未来要做的事情 。就是这样一个契机,决定投资他创业。
界面新闻:这笔钱对你来说算大钱吗?
夏佐全:总仓位的50%以上 ,也算是超级重仓。
界面新闻:这是你第一次做一级市场投资,就成功了。
夏佐全:很多时候是机遇大于判断 。大的背景还是改革开放带来的国运使然,外资涌入 ,中国经济开始高速增长,电池行业也在逐渐从海外转移到中国,我们抓住了这样一个机会。
界面新闻:这笔投资应该对你影响很大。
夏佐全:可以说是影响了我的一生 。一方面是赚取了巨额财富 ,另一方面整个是改变了我几乎80%的价值体系。因为我不止是投资比亚迪,我也参与过管理,跟兄弟姐妹共同奋斗过。
做实业要去租厂房、建厂房、招人手 ,从几十个人到几万人,每天朝夕相处、共同奋斗,你会意识到创造财富的过程是非常艰难的,而不是像做地产和金融一样 ,一块地皮就能赚几千万 、几个亿,这就让我对人生有了不一样的理解 。觉得即使赚到了钱,也不会觉得自己很了不起 ,而是对此充满敬畏。
比亚迪的经历也影响了我的投资风格。我的投资理念可能和现在的90%以上的投资人都不一样,我很少谈退出 。我跟LP和创业者传达的观点都是一样的,做投资首先不是为了赚钱 ,至少不是最重要的目的,而是助力优秀的年轻企业家成功,同时也助力国家。
关于投资优必选
界面新闻:优必选算是你的第二个明星项目 ,你是在什么契机下接触到优必选的?
夏佐全:差不多是13年前,我一开始是自己做投资,后来和朋友一起做了个基金 ,入股了10%,然后接触到了优必选这个项目。这个项目给我一种比亚迪的感觉,特别令人兴奋 。
那个时候机器人技术已经有了一些发展,深度学习、5G通信技术也在起步 ,我本身也觉得机器人比较有趣。而且在制造业里,已经有机器人手臂在帮助汽车生产了。我当时非常笃定,这种技术以后一定会应用到工业和生活中 ,肯定会是一个大趋势。
优必选的创始人周剑也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和比亚迪王总感觉很像 。他虽然不是技术背景,但是他有制造业的经历 ,本人给我感觉很酷。而且他为了创业,把自己原来做企业赚的几千万砸进去了,房、车都卖了 ,你会觉得他非常执着。
我看完这个项目,当时就站起来了,我说这个项目非常好 ,跟团队说,你们一定要投资 。但其他投资人很多都是金融背景,他们听不太懂,问我这个项目要怎么赚钱?其实我当时也没想清楚 ,但我认为这种趋势是一定的,值得去冒险的。他们不吭声,最后我说 ,你们要是不投,我就自己来投。
后来大家认可我的逻辑,还是投了 ,只投了400万 。为了体现公平,基金投400万,我个人就少一点 ,投370万。
界面新闻:你有想过这个项目有可能会失败吗?
夏佐全:肯定的,但是我们可以承受这个失败。我也知道就这个钱不够,但不够我还可以再投 。做硬件是非常花钱的 ,大概过了几个月,他钱就花完了,我个人又增资了约600万。我跟周剑说,你不用担心 ,你再去跟银行融1000万,我来做担保。就这几笔钱,让优必选把产品的基础打磨好了 ,把机器人关节上的核心技术做出来了 。
界面新闻:你的投资风格很有意思,1992年大家都去搞金融和房地产,但你去投了比亚迪这样一家制造业公司。2012年 ,大家都去看移动互联网,但你又投了一家人形机器人公司,又是一个大家都看不懂的前沿项目。
夏佐全:我基本上还是以硬件为主 ,主要是从比亚迪开始,接触的圈子都在硬件行业。其实腾讯出来的时候,我们手上也有钱 ,但它不在我的圈子里,也不在我的认知范围之内 。
界面新闻:你只投了优必选这一家机器人公司?
夏佐全:对,我们在优必选的占股一开始还是不小的,有15% ,理论上我还可以占更多股份,但是我不追求绝对收益,只要他成功了就可以了。我赚五个亿还是十个亿都一样。我们不是做金融 ,不追求绝对收益,不然企业家就没有动力了 。投了一家企业之后,理论上我们不会再投同样的竞品 ,这也是一种商业道德。
界面新闻:优必选一直在亏损,作为投资人,你会有很大压力吗?
夏佐全:确实担心过它不会成功 ,因为人形机器人产业化的路径太长,后面不一定能融到钱,毕竟我们只是早期投资。一度我也认为它撑不下去了 ,毕竟到现在为止,具身智能大规模进入家庭 、工业、教育、养老,都还是很早的阶段 。
但比较欣喜的是,到今天这个时间点 ,具身智能的大规模产业化,并运用到我们的工作生活,已经是一个确定性事件了。现在具身智能赛道已经非常热闹了 ,而其中优必选做得最早,踩的坑最多,积累的技术也最多 ,再加上周剑有很强的运营能力,我相信很多之后出现的人形机器人公司都打不过他。
所以我们作为天使投资人也更加坚定,虽然前面也卖了一点(优必选) ,因为要平衡一下我们的现金流,但大部分的股份还在 。我们还是看好优必选能够成长为万亿市值的伟大公司。
界面新闻:腾讯今年1月大幅减持了优必选,你怎么看?
夏佐全:腾讯是个大厂 ,在人工智能 、具身智能行业有很多布局,优必选对他来说只是一笔投资,我觉得它卖也可以理解。除了优必选之外,它也卖很多自己投资的企业 ,然后大额回购自己的股票 。因为他的大股东未来大概率是要一直卖,如果他自己不回购的话,他撑不住。
界面新闻:人形机器人在工业和生活中的落地时间点大概是怎样的?
夏佐全:进工厂搬运可能就是这一两年的时间。优必选的机器人已经在比亚迪、富士康这些工厂实训了。进入家庭的话 ,很有可能就是在五年之内 。
界面新闻:黄仁勋说未来的机器人顶级公司,一定会诞生在大湾区,你同意这个观点吗?
夏佐全:我赞同 ,因为他对这个行业洞察很深。人工智能只要牵扯到硬件落地,大湾区是最强的。
关于投资风格
界面新闻:具身智能现在非常受关注,很多人想投 ,但是不知道到底要怎么投?
夏佐全:还是看人 。要把商业这一块想的很透,对技术、资源有把控,做事又很厉害 ,我们希望找到这样的人,我们愿意去投。大模型这一块,原来我们一直不敢动,觉得中国企业在软件领域存在先天不足 ,但最近也在看一些应用的项目。
界面新闻:投前沿的 、不被看好的项目,你会不会有一种独行者的感觉?
夏佐全:大家都在谈耐心资本,我理解的耐心资本 ,就是要长期、专业、友好 。早期投资人必须要专业,有相当的企业背景和技术背景。并且,我们投资的企业 ,只要是我们领投的,除了法律职业道德和治理结构方面的问题,我们不约束任何业绩 ,也不约束上市节点。我们投了一百多家企业,没有回购,没有对赌 ,也不允许对赌,这是我的原则和价值观 。我跟LP说,你把钱交给我,你就要相信我 ,我会对你负责,我会对你透明,但是我损失了 ,你要认,因为你是做投资,你又不是发行债券。
我们也希望投资者 ,在早期或者中期都这样去做。现在对赌回购害死了多少企业?有人振振有词地,我拿着国家的钱(就要有回报),那你就不要去做这个投资 ,你就不应该去做这个投资,你不能把你的风险投资转嫁到创业者身上 。风险投资就应该承担风险,为什么要把你的风险做成债券呢?
这就是中国创投行业不健康的地方。如果中国没有健康的创投产业链 ,就很难有真正有技术的成功企业出现。有些人说搞对赌是为了防骗子,但也把很多创业者搞死了。这就要求投资人足够专业,你对行业没有认知,对经济趋势没有判断 ,那你当然就有可能损失 。
界面新闻:有一个背景,现在LP多了很多国资,作为管理者 ,可能他们面临了国有资产流失的风险。
夏佐全:但国资应该进入风投行业吗,理论上是不应该的。风险投资九死一生,没有这个胆就别来 。
界面新闻:那你们怎么看柔宇这个项目?
夏佐全:十多年前我看过柔宇的BP ,当时就否决了。三个高学历归国年轻人,没有任何国内制造背景,进入一个这么耗钱的行业 ,他能成功吗?
界面新闻:你的眼光很独到。
夏佐全:我对制造业比较了解,但互联网行业我就完全看不懂 。其实优必选的周剑也有很多人质疑他,但他做过企业 ,比较务实,总体比较落地。而且他心智比较成熟,我们在旁边可以说说他,如果欲望太高就把它压一压。有时候创业者身边需要投资人提醒 ,让他少踩一些坑,他就有可能不死 。我经常问一些年轻创业者,当你融资很顺利的时候 ,是你自己的能力吗?还是行业造就了你?他就清醒了。
界面新闻:制造业是慢,但互联网是相反的,需要很快的迭代。你觉得制造业技术型的创业者 ,和黄峥 、张一鸣这类互联网创业者,有哪些区别?
夏佐全:制造业快不了 。你要积累技术、打通从研发、生产、管理 、到人,到大规模量产 ,是需要很长时间的。我认为,中国互联网快的巨大代价,是部分摧毁中国过去四五十年积累的传统行业 ,背后损失的钱和互联网赚的钱,你没办法去算账。本来它可以不那么快,它是可以慢慢转型的。你只看到那些辉煌的互联网人,但99%以上的人赚不到钱 ,或者是给平台打工,或者在死亡线上挣扎 。
界面新闻:总结一下你的投资标准?
夏佐全:第一,投前沿技术 ,能够改变我们生活、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国力的前沿技术,这个方向是不变的。我们也投了一些合成生物学 、量子科学、航空航天之类的项目。
第二,看人 。这个人不仅要有技术背景 ,甚至要有一定的创业的经历,或者说商业天赋,要能够面对非常激烈的竞争。
比亚迪创业时期 ,竞争并不激烈。我们主要跟老外竞争,只要效率高就可以超越他们 。但现在在中国创业,同时面对至少10个以上的竞争对手 ,你要能卷死别人。这就是中国的现状,你改变不了。同时还要有韧性,因为做实业没那么快 。你还得有非常强的跟资本打交道的能力。换句话说,你必须是个六边形战士 ,
第三,我们也希望中国的科研界能够积极做前沿的发明。
这个一直是中国的短板 。在科技行业,从理论、工艺 、技术到产业化 ,完全属于中国的还少之又少。比如锂电池,理论在英国,产业化在日本 ,最后我们跟对了,互联网也是。目前我们还有一些红利,比如海外回来的一些技术人才 ,但是等到这些红利消失之后,美国把技术封锁之后,我们投什么?这条路必须要我们自己去走。未来二三十年 ,所有的技术底座都要自己建起来 。不仅要发明出来,更要产业化。
斯里兰卡总统与比亚迪、华为、中石化等多家中企会谈,寻求吸引投资|界面新闻 · 快讯
1月2日投资早报|比亚迪2024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41.26%,孚能科技筹划控制权变更股票停牌,济高发展可能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界面新闻 · 证券
【专访】路博迈集团亚太区总裁刘颂:中国市场在全球投资格局中具有较强吸引力|界面新闻
2月11日投资早报|比亚迪发布高阶智驾系统“天神之眼” ,东风汽车1月汽车销量11.7万辆同比下降48.5%,内蒙华电筹划购买股权事项股票停牌|界面新闻 · 证券
英伟达股价大跌,一系列新产品没能让投资人满意|界面新闻 · 科技
2024中国汽车公司销量狂飙:比亚迪力压特斯拉再拿全球新能源销冠,小米挤进新势力前十|界面新闻 · 汽车
浙江绿色新能源汽车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成立,出资额70.06亿|界面新闻 · 快讯
比亚迪巴西工厂建设工人:自己工资按月100%发放,“一切安好”|界面新闻 · 天下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