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界面新闻编辑 | 文姝琪
1月13日,地平线创始人兼CEO余凯在地平线智驾科技畅想日上表示 ,智能驾驶迎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从技术上看,行业已具备包括领先的算法 、足够大的算力和强大的工程能力在内的高阶智驾普及的技术三要素 。
在过去的2024年 ,汽车行业“卷 ”价格、“卷”成本、“卷”渠道 、“卷 ”流量、“卷”网红,行业中的每个人和每个企业都面临着巨大挑战。但在“卷”的过程中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自主品牌全面超越合资和外资品牌,无论是电动化还是智能化 ,中国汽车正在引领全球趋势 。 ”余凯表示,智能驾驶迎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
余凯从两方面总结了智能驾驶的行业现状。从市场规模上看,国内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超过50% ,众多先进的科技公司纷纷入局智能汽车,成为新势力;从技术上看,行业已具备领先的算法、足够大的算力和强大的工程能力这使得高阶智驾可以普及的技术三要素 。尤其在算法上,2024年 ,深度学习算法正在重塑各行各业,随着多模态大模型,包括端到端 、VLA等的出现 ,真正让智能驾驶技术实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跃迁,突破了城市的地域界限。
他强调,2024年 ,智能驾驶真正迎来了拐点时刻,也是人工智能大时代的关键一年。
地平线是另类的慢公司,余凯提到,在公司刚成立时 ,AI算法、人脸识别都是最“卷”的领域,地平线却选择做计算芯片 。
“我们地平线的战略思考方法论就是一直要在没有竞争的地方竞争。”他说,比起内“卷 ”,地平线希望能够拓宽技术和产业的边界 ,把蛋糕做大。
2019年,在汽车行业陷入大困局的时候,地平线依然在一个一个的做量产项目 ,现在定点交付已经超过300款车。截至目前,地平线的车载智能计算方案征程家族出货量已经突破700万套 。他透露,今年是征程6出货的第一年 ,可能会突破百万规模的出货量。
最近一年,大模型和具身智能发展火热,作为深度学习的专家 ,余凯也对接下来人工智能技术和智能驾驶产业的发展做出了预判。他认为,在三年之后,自动驾驶就可以从可用 ,跨越到好用,再到每个人都爱用 。
未来地平线也会入局具身机器人。在创立地平线时,余凯就判断,在个人电脑和智能手机之后 ,第三代的智能终端就是智能汽车,终局则会是机器人,未来机器人将无处不在。今年 ,地平线拆分其机器人事业部,正式成立具身智能公司“地瓜机器人” 。地瓜机器人也会延续地平线的战略,不做整机 ,而是做芯片和核心计算平台。
“我怀疑人工智能可能是人类历史上的最后一波科技革命,之后的革命都和人无关,而是机器创造的进步。”余凯表示 ,未来10年、20年,大家会不断看到人工智能在方方面面带来的革命性突破 。
被问到如何看IPO之后地平线的股价表现时,余凯表示 ,“我是从来不看股价的。”他认为,比起短期的股价波动,长期股价才是公司真正价值的体现,他真正在乎的是产品是否被人喜爱并深入人心 ,以及地平线的团队是否在朝着世界级的团队去发展,是否有更优秀的人才加入地平线等。
“只要把这些事情做好,长期来讲股价我是不担心的 。 ”他强调。
融资、上市、洗牌,智能驾驶的2024年各有悲欢|回望2024⑯|界面新闻 · 科技
奥特曼反思OpenAI过往,称首批AI智能体将“加入劳动力市场”|界面新闻 · 科技
2025 CES前瞻:AI智能体及AI眼镜将成重头戏|界面新闻 · 科技
盘中必读|多款AI眼镜将密集亮相!板块迎来新一轮催化,宝明科技、日久光电双双涨停|界面新闻 · 证券
盘前机会前瞻|中国银行宣布万亿级金融支持,人工智能产业链迎来新机遇,这几家公司在AI智能体、智算中心建设领域深度布局(附概念股)|界面新闻 · 证券
OpenAI首个AI智能体来了,可自主帮人订餐购物|界面新闻 · 科技
谷歌放出最强大模型狙击OpenAI,重心转向AI智能体|界面新闻 · 科技
CES上的中国AI硬件:有人奋勇向前,但更多人想要赚钱|界面新闻 · 科技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